每次来月经量少需要做什么检查
月经量少是妇科常见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为明确病因,需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测、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等,必要时还需进行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本文将详细介绍各项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女性了解月经量少时应进行的检查项目。
一、引言
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月经量的多少能反映女性身体的某些状况。正常月经量一般为 20 - 60 毫升,若每月月经量少于 20 毫升,或行经时间不足 2 天,甚至点滴即净,就可称为月经量少。月经量少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卵巢功能衰退等多种原因引起,严重时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当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至关重要。
二、常见检查项目
(一)妇科检查
目的
妇科检查是月经量少时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观察外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外阴发育异常、阴道狭窄、宫颈粘连等,这些病变可能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导致月经量少。
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先观察外阴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溃疡、赘生物等;然后使用阴道窥器撑开阴道,暴露宫颈,观察阴道黏膜的情况、宫颈的形态、大小、有无糜烂、息肉、囊肿等;接着进行双合诊检查,医生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触摸子宫的大小、位置、形态、活动度以及双侧附件区有无包块、压痛等。
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排空膀胱,避免在月经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免引起感染。检查时要放松身体,配合医生的操作,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二)性激素六项检测
目的
性激素六项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通过检测这些激素的水平,可以了解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卵巢功能早衰等,这些疾病常导致月经量少。
方法
一般在月经来潮的第 2 - 5 天(基础内分泌检测)空腹抽血进行检测。如果月经长期不来潮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抽血前应静坐 10 - 15 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解读
不同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提示不同的疾病。例如,FSH 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功能衰退;LH 与 FSH 比值大于 2 - 3,且伴有睾酮升高,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催乳素升高可能提示高泌乳素血症等。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三)超声检查
目的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回声情况,帮助诊断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少。同时,超声检查还可以监测卵泡的发育情况,了解卵巢的储备功能。
方法
超声检查分为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经腹部超声检查时,患者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以便更好地显示子宫和卵巢;经阴道超声检查则不需要憋尿,检查前需排空膀胱,将超声探头放入阴道内进行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盆腔器官的情况,但对无性生活史的女性禁用。
结果解读
如果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过薄(在月经周期的相应阶段,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等;发现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和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量少。医生会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和测量数据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宫腔镜检查
目的
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的内镜检查技术,通过将宫腔镜插入子宫腔,直接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色泽、有无病变以及宫腔内有无粘连、异物等情况,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对于月经量少且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异?;蚧骋晒徽沉幕颊?,宫腔镜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方法
一般在月经干净后 3 - 7 天进行宫腔镜检查。检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等。医生会在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下,将宫腔镜经阴道、宫颈插入子宫腔,通过镜头将宫腔内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医生根据图像进行观察和诊断,必要时还可以在宫腔镜下进行活检或治疗。
注意事项
检查后可能会有少量的阴道出血,一般持续 3 - 7 天,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如果出血量多、腹痛剧烈或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其他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月经紊乱,包括月经量少。因此,对于月经量少且伴有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甲减)或心慌、手抖、多食易饥(甲亢)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等指标的检测。
凝血功能检查
如果女性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月经期出血时间缩短、月经量少。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三、检查流程建议
初步筛查:首先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这两项检查简单易行,能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和子宫内膜的异常情况。
内分泌评估:如果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怀疑存在内分泌失调,可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了解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进一步诊断:对于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异常或怀疑宫腔粘连的患者,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凝血功能等其他检查。
四、结论
月经量少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通过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测、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女性的生殖系统状况和内分泌功能,明确月经量少的原因。女性在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保障身体健康。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精神压力等,有助于维持月经的正常。